“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任务,而玉米调改’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201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天金融集团董事长罗玉平就“玉米调改”这一热点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据罗玉平介绍,目前玉米“调改”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层面明确了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减少5000万亩以上,涉及13个省区,西部省区就有8个。贵州也在其中。
在罗玉平看来,西部地区“玉米调改”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土地多、时间短,“玉米调改”任务重,各级干部畏难情绪大,农民调改配合度低;针对“玉米调改”,全国层面没有出台任何补贴和倾斜政策;财政缺位、金融错位,“玉米调改”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机制保障。
“调减是手段,改种是目的。”罗玉平建议,出台政策鼓励、支持、引导财政资金、社会资本、金融机构成立“玉米调改”产业发展基金,用于导入龙头企业,基金投向包括规模优势特色种植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旅一体优势项目等。同时,建立农户基础信息大数据系统,提供精准金融服务为农户提供季节性生产资金支持,增加“玉米改种”农户的生产性收入。
此外,罗玉平认为以“玉米调改”产业发展基金为样板,推动实现扶贫产业基金的市场化、资本化,还可以打造金融精准脱贫模式。“通过‘农产品+农产品销售端+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连接,可推动金融资源下沉,服务千万农户,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助力西部地区脱贫攻坚。”提及基金发展前景,罗玉平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