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昨夜今晨
1.证监会:将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的间隔期从三年缩短为6个月,对标的资产曾申报IPO被否决的重组项目加强监管。
2.美财长:若要获美国制裁豁免,各国进口伊朗石油比奥巴马时期少20%。
3.9月中国一线城市新房二手房价均环比下降,二三线城市涨幅回落。
4.【人民日报海外版:物价不具备大幅上涨基础】近期,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有所上涨,引起了社会上的一些疑虑:物价涨幅为何持续扩大?通胀来了吗?CPI会涨破3%吗?专家指出,当前CPI涨幅扩大的因素主要是一些季节性的短期因素,这些因素在未来几个月很难给价格上涨带来压力,物价并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全年CPI涨幅控制在3%以内问题不大。
二、现货市场
东北产区:天气晴好,晚收割的玉米生长良好
东北产区仍有70%左右的玉米还未收割,近期天气晴好,气温舒适,晚收的玉米生长良好。前期出现的二茬苗、三茬苗和早霜问题导致的减产会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今年东北产区的玉米产量还是比较可观,减产预期减弱。截至10月19日当周,2018临储玉米运行二十七周,拍卖总计投放2.11亿吨,总成交9452万吨,总成交率45%,东北临储玉米剩余库存约8200万吨。关注本周拍卖公告,拍卖是否月底结束。
华北产区:企业到货量不大,玉米价格持续上涨
近期山东地区玉米价格持续上涨,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1930-1940元/吨。新粮上量较少,东北粮和河北粮运送过去没有价差,企业到货量不大,目前深加工企业仍以消耗当地粮为主。而且当地贸易商对未来玉米价格看好,出现囤粮现象,玉米价格被一步步推高。
南方销区:玉米价格坚挺,企业建库谨慎
目前南方销区玉米价格坚挺,企业采购仍以东北粮到货为主。北港价格持续走强,船运费上涨,玉米到港成本增加,销区玉米价格稳中有涨。饲料企业仍未大量减库存,资金短缺加上新粮上量较少,企业备库心态谨慎。后期关注新粮到货情况。
南北港口:北港价格持续走强,南港价格
锦州港口陈粮主流收购价14水以内容重700以上179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10元/吨;18年新粮30水147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20元/吨;15水容重700以上1820-1815元/吨,较上周五上涨15-20元/吨,容重720以上1835-1840元/吨,上涨15-20元/吨。广东港口二等拍卖陈粮1930-195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20元/吨;广东港集装箱二等陈粮自提1940-1960元/吨,价格暂稳,一等陈玉米1960-1980元/吨,部分涨10元/吨。北港价格上涨提振南方市场心态,加之近期船期到货较少,港存下降较多,预期港存还将继续下降,提振广东港市场行情,部分预售18年新粮11月份交货价1990元/吨左右。
饲料养殖:非洲猪瘟疫情持续扩散,生猪价格弱势调整
截止到10月22日,全国猪瘟疫情已经发生三十多起,疫情态势越发严重,生猪价格弱势调整。进入10月下旬,天气转凉,秋季蛋白消费增加,蛋价表现强势,今日全国主产区鸡蛋均价3.98元/斤,较19日上涨0.01元/斤。
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回升,淀粉利润丰厚
近期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回升,处于较高水平。淀粉利润丰厚,企业加大力度生产,山东淀粉利润103元/吨,河北利润163元/吨,黑龙江淀粉利润145元/吨,吉林淀粉利润128元/吨。后期关注淀粉走货情况。
三、行情预测
近期北港上量一直挺少,每天维持1万吨左右,主要原因是春旱导致的二茬苗、三茬苗还未成熟,收割期推迟,新粮上量进度减慢。截止到目前,东北产区仍有70%的玉米还未收割,而且陈粮出库量有限,港口玉米到货量不大。一些大型企业,趁机出库陈粮,抬升港口玉米收购价格。除了港口,华北产区也因新粮上量进度减慢,企业到货量不大,玉米价格上涨。近期东北产区天气晴好,有利于晚收玉米的生长,今年的减产预期会减弱,甚至有可能增产,后期持续关注东北产区的天气状况及拍卖进展。(中国玉米网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