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通辽民营粮食购销行业商会官方网站!
供应
当前位置:首页 - 供求信息 - 供应

历史上的四月,新的希望开始

作者:sysadmin 来源: 时间:2019/4/22 浏览:4683 次 字号:【 】 【关闭

  

一、历史情况回顾,关键节点梳理

2018年412日临储拍卖第一枪打响,拉开了2018年政策性去库存的序幕。忆往昔,2017/18粮食年度受玉米种植面积调减、新粮供应紧缺等供给方面施压;同时下游加工企业利润持续高位,其中据中国玉米网历史数据显示,2017年酒精加工利润超千元每吨,自繁自养生猪利润也维持约500/头高位;且下游产业扩张增速,企业刚需增加等多重因素支撑,造就了20184月前玉米市场价格“疯涨”的局面。2018年政策导向转变,消化政策粮食库存成为工作重点,临储拍卖开拍提前至4月,每周800万吨高额投放(前三周投放700万吨,此后加码至每周800万吨),2018年临储拍卖全年成交突破1亿吨,去库存效果显著。18年临储粮源投向市场致使渠道库存增加,市场供应压力持续;下游消费利润压缩,新增产能放缓等制约,18年全年玉米市场呈现“不温不火”局面。

二、2018年与2019年供需环境对比

2019年4月已经拉开序幕,基本面与去年四月却截然相反。18/19年初期受减产预期及市场心态提振,玉米市场小幅走强,但好景不长,基本面隐患逐步显现,市场下行压力加大;201881日辽宁第一例非洲猪瘟爆发以来,非洲猪瘟经历了半年的持续发酵,影响不断累积,饲料需求逐步疲软,本应是企业大规模建库的三四月,现在大型饲企库存仅维持一月左右,企业采购一直维持随用随采为主,大规模建库意愿持弱;春节过后深加工消费也持续弱势,下游产品库存高企,企业压力累积走货压力较大,带动玉米需求下降;渠道库存规模较大也影响贸易主体资金周转,基层农户卖粮难问题仍存,众多因素造就了现阶段玉米市场相对弱势。

三、压力将为玉米市场埋下“希望的种子”

纵观今年玉米市场,基层农户、贸易环节、下游消费市场压力不断累积,同时压力也将催生出新机遇,现行压力也将为后市埋下希望的种子。俗话说“谷雨种大田”,420日即是谷雨,春播逐步临近基层备耕即将开始,根据调研显示受玉米市场价格持弱影响,基层大豆种植意愿较强,部分农户已有改种大豆计划,叠加大豆振兴政策推动,今年玉米种植面积调减或已成定局,也将意味着后市整体玉米市场的供给减少。进口供给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据中国玉米网进口数据显示,玉米进口量最大的一年2015年进口仅473万吨,现行关税内进口配额720万吨,我国的消费体量较大,即便是最大配额进口对于国内整体消费来说也是“杯水车薪”,且美玉米转基因品种使用方面限制较多,难以成为市场主流;41日起增值税改革实施,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适用10%扣除率的,扣除率调整为9%。目前临储拍卖剩余约7870万吨,相较于去年一亿七千多万吨的库存,目前的库存压力相较于去年已是不同量级。以此来看,供给端已为后市种下希望的种子。

三、临储拍卖或延后、拍卖量减少、起拍价提高

随着临储库存被市场消耗,加之今年临储拍卖继续,后市供给将呈现继续缩减趋势。现阶段玉米市场持弱,供给压力较大,政策意向方面目前拍卖不利于玉米市场稳定,预计本年度临储拍卖将在五月底以后启动,底价预估根据此前分析约提高50-80/吨,目前临储剩余约7870万吨,压力已经大大缓解,同时市场传闻2016年一次性储备2000万吨转为中央储备,那么市场拍卖总量或减到不足6000万吨,若临储拍卖六月初启动,如果每周拍卖200万吨,那么市场投放总量将不会超过4000吨。总之即临储拍卖时间延后,起拍价或将提高,拍卖量大幅下降,周期将缩短。整体对市场供给影响将远不及18年水平。

现阶段玉米持续弱势,玉米价格或已触底,但真正让玉米市场转危为安的重要支撑因素还未出现,但黎明前最黑暗,胜利前最绝望,成功前最渺茫,玉米市场或将以此为节点迎来真正的市场化,敬请期待。

版权所有:通辽粮食行业商会 电话:(0475)8234669
商会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建国路世基大厦十五层
E-mail:tllssh@126.com  蒙ICP备19002393号-1  技术支持万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