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通辽民营粮食购销行业商会官方网站!
供应
当前位置:首页 - 供求信息 - 供应

留给玉米上涨的时间还剩多少?

作者:sysadmin 来源: 时间:2020/11/27 浏览:1307 次 字号:【 】 【关闭

  

作为一个农产品,玉米常常唯天气马首是瞻。近日东北再遇极端天气,破纪录的雨雪天气导致多条高速公路一度封闭,基层市场购销基本停滞。直接造成终端企业玉米到货量及北方港口集港量下降,山东企业门前到货车骤降至55辆,锦州港日集港量也一度降至5000吨以下。同时,各地中储粮高价收粮,部分贸易商及饲料企业跟风加价收粮。东北多地深加工玉米挂牌价刷新高点,山东玉米接近历史高位。

就在多头满含期待的等着期价走得更高之时,雨雪停了,玉米好运就此结束,重新陷入高位震荡模式。其实,就算天气炒作也没能阻挡市场资金的流失,沉淀资金日趋下行,16个交易日内15日下降,从40亿元上方降至25.57亿元,创下3个半月最低水平,市场炒作氛围大不如前。持仓量更是连续18日缩水,由130逾万手降至62.1万手,整体谨慎氛围浓厚。

a8014c086e061d95f28ed0f3cb5facd660d9ca61.jpeg

进口潮汹涌来袭是玉米难展笑颜的重要原因。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玉米进口量创下历史第二高位114万吨,连续第三个月突破百万吨。今年前10个月累计进口782万吨,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历史上首次超过720万吨的进口配额。同时,前期采购的美国玉米、高粱持续装运,新的买船也未见间断。预计明年我国直接玉米进口或将达到2000万吨的历史水平,还不包括1500万吨的私人额外采购。此外,我国还重启了转基因生物加工许可证的申请工作,可能令更多饲料企业直接开展玉米的进口业务。从长远来看,等待国内市场的恐将是长期的、大规模低价进口玉米冲击。

而且,替代品仍在虎视眈眈。国储持续大规模投放小麦和稻谷,在猪价步入下行周期、养殖利润高位下滑之际,尤其是小麦和稻谷价格涨幅明显落后的背景下,不排除后期出现小麦、稻谷大量替代玉米的情况。大规模替代一旦发生,将削弱玉米饲用消费,对价格构成压制。

不过,生猪养殖复产扩能,利好玉米饲用需求。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恢复,生猪总体产能已恢复到正常年份的88%左右,且继续复苏态势明显。在如此快速地恢复过程中,对饲料原料价格形成较强支撑。然而,春节前生猪出栏高峰过后,国内饲料消费通常会陷入阶段性低谷,养殖业持续恢复能否抵消季节性淡季值得关注。

纵观当下,多重利空环绕,鲜见利多支撑,留给玉米上涨的时间还剩多少?

责任编辑:潇潇


 
版权所有:通辽粮食行业商会 电话:(0475)8234669
商会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建国路世基大厦十五层
E-mail:tllssh@126.com  蒙ICP备19002393号-1  技术支持万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