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粮害虫在粮堆中的种群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粮食储存的时间和品质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通常情况下,初期性害虫即蛀食性害虫如谷蠢、玉米象、米象、麦蛾和各种豆象,可以取食坚硬完整的粮粒,因而,当新粮入仓后首先入侵的害虫主要就是这类害虫。次级害虫如锯谷盗、拟谷盗、扁谷盗等取食已被初级性害虫破损了的粮粒或已加工的粉状粮,因而,只能在初级性害虫危害到一定程度时才能侵入。三级性害虫如黑菌虫、小菌虫、书虱类等,主要取食粮食的尘末粉屑和其他害虫的尸体、粪便等,只能在初级性害虫和次级性害虫危害的基础上侵入。由此可见,粮食的不同受害阶段表现出害虫不同的群落结构。我们也可发从害虫的群落组成判断储粮的品质变化,但这里需要明确的是,这三级害虫的入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只能表示储粮害虫在粮堆生境中演替的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