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当温度升高时,空气中的绝对湿度和饱和湿度值都增加,但后者较前者增加得快。在缺少水源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空气中的实际水蒸气含量就逐渐远离饱和状态,相对湿度减小;反之,当湿度降低时由于空气中实际含水蒸汽量降低的速度较饱和湿度要慢,相对湿度就增加。此时,若温度不断降低,相对湿度达到100%即饱和时,就会有液态水结晶出来,这种现象称为结露。水蒸开始液化成水的温度称为露点。露点温度与空气温度差别越大,表明空气越干燥;反之,表明空气湿润。当露点温度等于空气温度时,则空气中的湿度达到了饱和状态。在冷暖交替的季节,仓内的热空气遇到冷的物体,往往会发生结露。此时若管理不当,就会使粮食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