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河南省2022年夏粮收购工作新闻发布会了解到,今年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小麦平均亩产在500公斤以上。新麦开秤价为每公斤2.92至3.06元,同比上涨0.48至0.62元,涨幅为20%左右。
截至7月10日,河南省市场化收购新小麦75.57亿公斤,同比增加9.14亿公斤,涨幅13.76%。
大豆种植面积力争1.4亿亩 产能稳步提升
大豆是食用植物油和蛋白饲料主要来源,也是我国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农产品(6.200, 0.00, 0.00%)品种。今年,我国力争全国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到1.4亿亩以上。在黑龙江,统筹10亿元涉农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扩种大豆1000万亩以上,吉林省扩种大豆面积85.4万亩,同比增长22%。
同时,国家今年还在西北、黄淮海、西南和长江流域等适宜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保险+期货”等金融模式保障豆农利益
眼下,正值大豆的夏管最佳时机。在黑龙江,当地大豆已进入盛花期,当地采用“保险+期货”等金融模式,让好大豆卖上好价钱,保障豆农利益。
在鹤山农场第一管理区大豆“三减”示范田,绿油油的大豆田苗齐、苗壮,已长到了50厘米高。三台中耕机正在为土壤深松放寒,提高地温促进大豆生长。为了有效抑制大豆疫霉菌和病虫害的发生,管理区还给大豆喷施了杀菌剂和杀虫剂。
鹤山农场有限公司第一管理区副主任 何海涛:今年我们适时喷施的是生物制剂,它残留少、危害小,能够有效保护黑土地,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
今年,鹤山农场扩种大豆6万亩,并在提升大豆品质上下足功夫。以创建大豆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为核心,早、中、晚熟大豆良种合理搭配,采用科学的集成农艺措施,推广应用新型种衣剂和生物制剂,分层施肥、变量施肥的方式,可以按照土壤肥力,有针对性地根据大豆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量,提供均衡营养。
第一管理区种植户何玉龙有着多年种地经验,今年种植的450亩高蛋白大豆长势喜人、丰收在望,他对秋后大豆产量信心十足,而更让他心里托底的,是农场在农产品销售上推行“保险+期货”的模式。
鹤山农场有限公司第一管理区种植户 何玉龙:今年庄稼不但长势好,而且粮食不愁卖,“保险+期货”的这种销售方式,能保证我们收入,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
“保险+期货”是2015年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金融服务三农新模式,已经连续7年写入“一号文件”农民只需要买一份保险,对价格进行保障,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对冲,获得的收益赔付给投保的农户。
据了解,目前鹤山农场已有1691名农户加入“保险+期货”模式,参保面积8.34万亩,总额8668万元。
(转自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