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内大豆市场迎来新一轮价格波动,东北主产区因供需紧张收购价持续攀升,山东、河南及河北等地则因库存压力与需求回暖展开拉锯战。
一、东北大豆市场:收购价稳中趋强,优质豆源受追捧
东北作为我国大豆主产区,春节后市场迅速回暖。据行业调研,2月24日黑龙江部分地区大豆毛粮收购价达1.95-2.05元/斤,较节前上涨0.2-0.3元/公斤,优质高蛋白豆源更是一度突破2.50元/斤。推动因素包括:
1. 企业补库需求旺盛:节后油厂复工加速,豆粕价格走高(辽宁营口43%蛋白豆粕报价3900元/吨)推动压榨利润回升,加工企业积极入市采购。
2. 农户惜售情绪浓厚:受前期低价影响,部分农户观望情绪升温,叠加东北多地降雪影响运输,市场流通量短期收紧。
二、山东、河南、河北市场:库存压力与需求回暖交织
山东地区:当前大豆毛粮收购价约2.15-2.30元/斤。省内部分油厂因进口大豆库存充足(全国进口大豆库存达623万吨,同比增33万吨),采购节奏放缓,但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对国产非转基因豆需求稳定,支撑价格底部。
河南与河北:两地价格区间为2.25-2.4元/斤,市场呈现“优质优价”特征。河南部分贸易商反馈,受南方饲料企业采购带动,蛋白含量达42%以上的商品豆走货顺畅,但普通豆源因竞争激烈价格承压。河北则因临近港口,进口大豆到港量增加,部分压榨企业转向性价比更高的进口货源,本地豆价上行空间受限。
三、市场核心驱动因素分析
1. 国际供应宽松,但成本支撑仍存
巴西2024/25年度大豆产量预计达1.7228亿吨(创历史新高),2月出口量或超1000万吨,全球供应宽松格局延续。
美国大豆单产维持50.7蒲式耳/英亩,期末库存稳定,但美豆对华出口同比减少32%,进口成本波动或影响国内定价。
2. 国内政策与产业链联动
节后豆粕、豆油价格反弹带动压榨利润回升,油厂开工率提升至70%以上,短期支撑大豆需求。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数据显示,青海东部市场大豆大宗价稳定于2.25元/斤,反映西北地区供需平稳,与主产区价差拉大。
四、后市展望:短期震荡调整,中长期谨慎乐观
技术面:期货市场显示,大豆主力合约春节后高开低走,短期或测试3950元/吨支撑位,但中长期圆弧底形态预示企稳回升趋势。
基本面:
利空:南美大豆集中上市、进口库存高企或抑制国产豆上涨空间。
利好:养殖业复苏带动豆粕需求,叠加种植成本上升,农户低价惜售心态或延续。
策略建议:
贸易商可逢低分批建仓,关注东北优质豆源;
加工企业需平衡进口与国产豆采购比例,规避成本风险;
种植户建议适时出售部分库存,锁定利润。
结语
2025年大豆市场在多重因素博弈中步入关键节点。东北产区领涨态势能否延续,仍需关注南美天气、国际政策及国内需求变化。建议市场主体紧密跟踪行业数据,灵活调整经营策略。
转自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