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17日当周,全球油籽价格互有涨跌,其中大豆价格因压榨以及出口疲软而下跌,加拿大油菜籽则因需求强劲而保持坚挺。特朗普的贸易和关税政策导致美元汇率跌至三年新低,有助于提升美国出口吸引力。未来一周市场将继续密切关注北半球春播进展以及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进展。
上周五(18日)为美国、加拿大和南美国家的公共节日。截至周四(4月17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7月大豆期约报收10.4775美元/蒲,比一周前下跌0.5%;4月船期美湾大豆均价每蒲11.175美元,上涨0.5%;7月豆粕报收每短吨303.1美元,下跌0.9%;7月豆油报收每磅48.34美分,上涨1%;泛欧交易所8月油菜籽期约报收477欧元/吨,上涨0.9%;加拿大7月油菜籽期约报收675.70加元/吨,上涨1%;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现货报价为每吨409美元(含33%出口税),下跌1%。ICE美元指数报收99.129点,比一周前下跌0.76%。
特朗普计划180天后对中国船只征收过路费,但是增加空船豁免条款
特朗普政府周四(4月17日)宣布自2025年10月24日起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以限制中国海运主导地位并提振美国造船业。新规要求中国公司拥有的中国制造船舶按货物吨位缴纳费用,初始标准为每吨50美元,三年内逐步增至140美元,每船每年最多征收5次。非中国公司使用中国船舶则按每吨18美元或每集装箱120美元收费。为了减轻对美国出口行业冲击,周四公布的规定增加了“空船豁免”条款,空载进入美国装载出口货物(如大豆、玉米)的船舶可免收费。相比之下,之前美国计划对中国船只每次进入美国港口收费150万美元。尽管新规显著降低费用,但仍可能对中美海运贸易产生显著影响,尤其对大豆、谷物等出口行业。美国农业团体仍担忧运输成本上升会削弱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推高消费者价格。
3月份NOPA大豆压榨不及预期,落后于实现美国农业部目标所需的水平
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月度压榨报告显示,3月份NOPA会员加工大豆1.9455亿蒲,低于分析师们预期的1.9760亿蒲,比2024年3月份的1.964亿蒲降低0.9%,虽然比2月份(工作日较少,严寒天气影响压榨)压榨量高出9.4%。
美国农业部将在下月初发布3月份的全国压榨数据。基于NOPA数据估算的全国大豆压榨量为2.06亿蒲,使得本年度迄今的压榨量达到14.38亿蒲,同比增长4.7%;而美国农业部4月份供需报告预测全年大豆压榨量同比增长5.9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由美国环保署迄今尚未最终确定生物燃料生产商的补贴政策(45Z税收抵免),近日衣阿华州又有两家生物柴油工厂停产。这使得该州停产的工厂总数达到5家,约占该州总产能的三分之一。
NOPA报告还显示,3月底美国豆油库存降至14.98亿磅,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6.17亿磅,也低于2月底的15.03亿磅以及去年同期的18.5亿磅。这反映豆油需求(主要是出口)超出预期。
美国大豆出口销售有所改善
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周报显示,截至4月10日当周,2024/25年度美国大豆净销售量为55.5万吨,显著高于上周,较四周均值高出74%。2025/26年度净销售量为18.2万吨,一周前为零。2024/25年度迄今美国大豆销售总量为4678万吨,同比增长13.3%;美国农业部预期全年增长7.7%。如果美国农业部预测成为现实,未来几个月美国大豆出口步伐将会相对显著放慢。
目前巴西大豆价格仍是全球最便宜的供应,相对美国大豆的价格贴水扩大到每吨13美元,一周前为5美元(3月13日8美元,2月13日24美元/吨)。4月16日,美湾大豆报价413美元/吨,上涨4美元;帕拉纳瓜港口巴西大豆报价400美元/吨,下跌4美元;阿根廷大豆上河报价为409美元/吨,上涨3美元。
第一季度美国对华出口增长,但是巴西有望在二季度重新夺回主导地位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同比激增62%(达1,160万吨,占进口总量67.8%),因买家担忧特朗普上台后加征关税而提前采购。同期,由于巴西新豆收获延迟,中国自巴西进口量同比大降55%(450万吨)。3月单月,美豆进口占比70%(244万吨),而巴西大豆仅占27%(69万吨)。然而,随着中美互征高额关税,美豆在华商业竞争力丧失。尽管中国国储或继续采购,但油厂需求将转向巴西。巴西分析师认为中美关税战为巴西带来机遇,预计未来数月里巴西大豆月度出口将维持在1,400万-1,500万吨,巴西将重新主导中国市场。
巴西大豆出口强劲,阿根廷收获初步展开
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12日,巴西大豆收获进度为88.3%,高于去年同期的83.2%。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4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将达到1447万吨,较一周前预估值调高122万吨,比去年同期提高102万吨或7.6%。
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ABIOVE)周四将2025年巴西大豆出口目标调高到创纪录的1.085亿吨较上次预测调高240万吨,因为巴西将从美中不断升级的贸易冲突中获利。
在邻国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称阿根廷大豆收获4.9%,比历史均值低了2.6个百分点,因为近来降雨耽搁了田间工作。不过未来几天的干燥天气将有助于收获加快。该交易所维持2024/25年度大豆产量预测不变,仍为4860万吨,上年为5020万吨。该交易所称,目前晚播大豆作物长势良好,土壤墒情不错。
供应吃紧,加拿大油菜籽出口步伐将会放慢
加拿大谷物理事会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13日当周,油菜籽出口约为21万吨,低于一周前的31万吨。2024/25年度迄今出口量为738万吨,同比增长74.3%。
加拿大农业部周四发布的4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4/25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供需数据不变,其中产量1785万吨,出口750万吨,期末库存130万吨。如果出口预测准确,意味着本年度剩下的三个半月时间里,加拿大油菜籽出口将只有10万吨多点。意味着油菜籽价格需要通过上涨来调配需求。
IGC:2025/26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创纪录的4.28亿吨
国际谷物理事会周四估计2025/26年度全球大豆产量达到创纪录的4.28亿吨,较上月预测值高出100万吨,比上年的4.17亿吨增加2.6%,原因是南美大豆产量预期增长。全球大豆贸易调低200万吨至1.81亿吨,因为中国采购低迷。
美国大豆播种初步展开,多雨天气可能阻碍播种推进
周一美国农业部首次发布了今年大豆播种数据,截至4月13日(周日),美国大豆播种进度为2%。去年同期3%,五年均值2%。在伊利诺伊州,大豆播种2%,和五年均值持平;衣阿华播种进度1%,也和五年均值持平;印第安纳尚未开始播种大豆。3月底美国农业部称2025年美国农户计划播种8350万英亩大豆,同比降低4%。
美国农业部气象日报显示,周五阵雨和雷暴席卷中西部北部和五大湖区。寒冷的空气正在中西部北部蔓延,而从密西西比河谷中部到俄亥俄河谷和五大湖下游地区则以温暖潮湿的天气为主。中西部地区的田间作业活动,包括早期播种工作,仅在土壤相对干燥的地区继续进行。
市场关注焦点转向北半球春播进展,特朗普关税以及相关谈判为主要变数
随着春播季节到来,市场将日益关注2025年美国中西部春播天气以及作物播种情况。目前预期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可能比去年减少4个百分点。未来一周,市场将密切关注中美可能举行贸易谈判的任何蛛丝马迹。
转自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