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收盘上涨,基准期约收高0.9%,主要反映了美国政府停摆创纪录地持续一个多月后出现进展迹象,市场预期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将复苏。
截至收盘,大豆期货上涨9.50美分到14.25美分不等,其中11月期约上涨14.25美分,报收1116美分/蒲式耳;1月期约上涨13美分,报收1130美分/蒲式耳;3月期约上涨13.50美分,报收1139.25美分/蒲式耳。
成交最活跃的1月期约交易区间在1118.50美分到1132美分。
市场人士积极调整仓位,等待美国农业部将于周五发布的11月份供需报告,其中包括该机构自9月中旬以来首次发布的美国农作物产量预估。
市场对美国恢复对华销售大豆的乐观情绪也支撑了价格。上周四,由于中国尚未确认购买美国大豆,市场对10月底贸易休战协议的希望受挫,芝加哥大豆价格一度下跌。但周五,随着中国宣布将恢复三家美国公司的大豆进口许可证,芝加哥大豆价格回升。
阿格斯公司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即使中国购买美国大豆的步伐缓慢,但市场也因CHS、路易达孚和EGT这三家出口商的授权已恢复而感到安心。
然而,美国农业部周一公布的周度出口检验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当周,美国没有向中国出口谷物或油籽。
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11月6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1,088,577吨,位于市场预期范围的低端,虽然较一周增长11%,但是同比减少54%。
美国大豆收割工作预计已接近尾声,一项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估计大豆收割已完成96%。美国农业部自9月下旬以来尚未发布其作物进展周报。
咨询公司AgRural称,由于降雨不规律,巴西大豆种植进度完成61%,落后于去年同期的67%。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称,迄今为止,阿根廷大豆种植进度已达4.4%,比上季同期进度慢了4个百分点。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过多导致早期种植进度放缓。
交易商估计投机基金周一在大豆市场净买入5000手。
周一,基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109,438手,上个交易日为120,055手。空盘量为373,775手,上个交易日为372,289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