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9年玉米现货市场,结合玉米市场政策导向及其自身的季节性特点,我们将市场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粮集中上市阶段(2019年1月-2019年2月初春节前)
本阶段结转陈粮仍将与新玉米共同供应市场,但预计春节前后陈粮供应将慢慢收尾,新粮供应逐渐成为主流,鉴于前期新玉米收割上市明显偏晚,春节前集中售粮的压力或相对明显,深加工库存相对充裕且非洲猪瘟疫情持续抑制饲用备库需求,预计节前整体市场氛围震荡偏空,但疫情对需求的影响更多在明年3、4月份后体现,且部分部分主产区玉米减产,优质粮源缺少,市场低价抛售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节前的下跌空间相对有限。另外本年度一号文件将发布,但预计本年度玉米市场政策以稳定为主。本阶段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利多因素 |
利空因素 |
1.部分农户持粮惜售心态★★ |
1. 年前基层售粮高峰期★★★ |
2.国储启动轮入收储★★ |
2.非洲猪瘟持续,禽流感高发期★★ |
3.物流成本增加★★ |
3. 结转陈粮继续替代新粮需求★★★ |
4.节前下游备库需求★★★ |
4. 环保严查、加工利润下降,深加工开工下滑★★ |
5.一号文件发布★★ |
5. 饲料企业建库偏低,采购谨慎★★★ |
6. 种植成本及辽吉单产下降★★ |
|
第二阶段:炒作兑现期(2019年2月中旬-5月)
本阶段处于新季玉米节后购销恢复期,预计陈粮供应进入尾声,新粮节后销售中期工作陆续开展,鉴于节前售粮节奏偏慢,本阶段粮源供应整体充裕,但基于节前中下游备库谨慎库存相对偏低,节后阶段性备库或迅速展开并给现货带来一波提振,但现货价格走势或以需求变化为主导,前期关于疫情及进口等炒作因素将进入兑现期,重点关注新季玉米节后销售节奏变化及非洲猪瘟对下游饲用需求的实际影响,同时深加工需求进入节后淡季,企业或根据加工利润更加灵活的调整开工率, 3、4月临储拍卖消息炒作对现货市场的影响或不及去年,此外2019年宏观面的变化或对市场影响深远,关注两会召开及经济政策的影响。本阶段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利多因素 |
利空因素 |
1.节后环节建库、下游补库需求★★★ |
1.农户售粮二次高峰★★★ |
2.国储轮入收购的推进★★ |
2.深加工需求淡季,开工率下调★★ |
3.养殖企业补栏(注意非洲猪瘟的影响)★★ |
3.非洲猪瘟实际影响确认★★★ |
4.物流运输瓶颈(天气造成的运输问题)★ |
4.下游饲用需求低迷★★★ |
5.新季玉米播种面积及种植成本变动★★★ |
5.两会政策导向,供需缺口炒作★★ |
6.18年拍卖粮出尽及19年拍卖政策炒作★★ |
6.进口替代品到港压力显现★ |
7.新季玉米播种期天气炒作★★ |
|
第三阶段:临储拍卖与新季玉米生长阶段(2019年5月-8月)
本阶段新粮销售进入后期,整体粮源供应或受前期需求及售粮进度变动影响,新年度临储玉米拍卖政策落地,陈粮陆续上市并与新玉米共同供应市场,国内玉米现货运行整体回归基本面。玉米深加工行业经历一轮调整后需求旺季的提振作用、疫情影响对饲用玉米需求变化及进口到港压力持续,18/19年度玉米种植收益变化或显著影响新季玉米的播种面积和种植成本,同时新季玉米进入生产期天气炒作阶段,尤其关注7、8月关键生长期情况对行情的影响。
利多因素 |
利空因素 |
1. 新粮产量兑现阶段,优质粮源受追捧★★★ |
1. 新粮供应周期或拉长★★★ |
2.新季玉米种植面积确定,生长状况炒作★★★ |
2.拍卖政策落地,陈粮入市、新陈粮共同供应★★★ |
3.淀粉消费旺季★★★ |
3.深加工开工率下滑(环保限电限产、季节性检修影响)★★ |
4. 陈粮出库节奏或偏缓、陈粮成本支撑★★ |
4.猪瘟疫情持续,饲用玉米需求变动★★ |
5. 物流运输瓶颈(拍卖期间)★★ |
5.8月两湖春玉米上市★★ |
|
6.进口替代影响 |
第四阶段:临储拍卖后期及新季玉米定产上市初期(2019年9月-12月)
本阶段临储拍卖进入后半段,临储余粮有限或限制其对长期市场的影响,进而刺激市场主体重新思考新粮食年度是否存在供需缺口等问题,本阶段结合新季玉米生长、定产与饲料养殖和深加工下游需求看待拍卖陈粮成交情况,9月后新季玉米陆续进入定产、上市阶段,关注东北开秤及各主体入市购销的热情。本阶段的具体因素分析如下:
利多因素 |
利空因素 |
1.拍卖成交受粮源质量、地域限制,优质可供陈粮明显减少★★★ |
1.拍卖玉米持续出库★★★ |
2.深加工节前需求旺季支撑★★ |
2.新玉米产量炒作、新粮陆续上市★★★ |
3.饲用玉米需求是否呈季节性回升★★★ |
3.华北市场当地粮持续供应★★ |
4.年度供需缺口的炒作★★★ |
4.猪瘟疫情影响变化★★ |
5.新季玉米收割期天气炒作★★★ |
5.进口政策变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