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通辽民营粮食购销行业商会官方网站!
稻谷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 稻谷

西南大学团队揭示水稻雄性核不育调控新机制

作者:sysadmin 来源: 时间:2023/3/27 浏览:280 次 字号:【 】 【关闭

  

有没有办法让水稻都结出沉甸甸的稻穗,告别“空心水稻”?3月23日,记者从西南大学了解到,该校水稻研究所研究团队日前连续在植物学领域国际重要期刊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了水稻雄性核不育调控的新机制,将对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起到学术支撑作用。

研究团队成员王楠教授解释,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空心稻就是在生殖生长阶段受精失败所导致。

团队研究发现,空心稻的花药发育异常,是因为缺失了一个基因的功能。该基因正是兼职功能蛋白OsUGE1,它既能发挥异构酶作用,又能兼职转录激活因子参与水稻绒毡层降解。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以后,业内人士认为,该研究为研究植物雄性发育提供了新的途径。

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何光华介绍,从1973年至今,杂交水稻技术经历了三次变革,到如今,已发展到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结合雄性核不育突变体进行育种(袁隆平院士称之为“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水稻研究所团队揭示兼职功能蛋白OsUGE1参与水稻绒毡层降解的分子机制,对于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将起到学术支撑作用。

转自中华粮网

版权所有:通辽粮食行业商会 电话:(0475)8234669
商会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建国路世基大厦十五层
E-mail:tllssh@126.com  蒙ICP备19002393号-1  技术支持万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