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通辽民营粮食购销行业商会官方网站!
小麦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 小麦

安徽灵璧:防治小麦赤霉病 守护农民“粮”袋子

作者:sysadmin 来源: 时间:2025/4/23 浏览:9 次 字号:【 】 【关闭

  

雨生百谷时,沃野耕新梦。眼下,灵璧县165万亩小麦已经进入抽穗扬花期,这也是赤霉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全力加强小麦赤霉病防控,减少流行风险,筑牢夏粮稳产保供基础,连日来,灵璧县采取“技防+人防”的方式,抢抓10天窗口期,集中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治。磬乡沃野,一架架植保无人机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将农药均匀地洒向绿油油的麦田,为小麦赤霉病防治送上“及时雨”。

虫口夺粮

党政同责抓落实

“虫口夺粮,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做到关口前移、科学防控、精准施策、见花打药,保证防控质量。对此,我们提前研判和部署,各项防治工作已经做足了准备。”灵璧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张昕向记者介绍。

灵璧县坚持把小麦赤霉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印发了《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控技术意见》《灵璧县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技术方案》等文件,还在组织实施防治上,不断健全“测报—分析—研判—预警—防控”闭环式研判机制,精准施策、多向发力,打出保障夏粮夺丰收的“组合拳”。

由于赤霉病防治的窗口期很短,为保证冬小麦及时得到防治,该县农业农村局坚持“党政同责只增不减、投入力度只增不减、‘两次防治’只增不减、监管调度只增不减”,提前准备、尽早落实,为确保夏粮稳产及全年粮食安全打好基础。

专家把“麦”

夏粮丰收有保障

防治不迷茫,专家当“导航”。“小麦赤霉病需抓住齐穗至扬花初期的关键节点,采取‘一喷三防’综合措施,即通过一次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在防治赤霉病的同时,兼治小麦锈病、白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实现一次施药、多种效果。”4月20日,在灵璧县种粮大户田万密种植家庭农场的小麦地里,灵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鲁冬,正向种植大户田万密介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

鲁冬现场讲解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要领,从药剂选择、打药时机等方面对他们手把手进行指导。“农技人员下田指导,无人机飞防,政府免费提供农药进行统防统治,这些举措给农户吃下了‘定心丸’。”田万密说。

“针对今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形势,我们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到各村开展赤霉病防治技术培训,科学指导,网格化包保,抓住防治窗口期,坚持‘见花打药’,开展统防统治,切实提高防控覆盖率和技术到位率,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田。”鲁冬说。

防治的关键在于田间管理。灵璧县农业农村局成立8个技术服务组,组织近200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地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农户科学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

科技助力

喷防设备“插翅膀”

用好新质生产力,让喷防设备“插上翅膀”,大大提高了防治时效。植保无人机等现代化植保机械已在灵璧县广泛应用。“过去打药是个难题,靠人工,一天才能打十几亩地,容易错过病虫防治最佳时间,如今用上植保无人机,100亩地半小时不到就能完成,不会耽误农时。而且无人机能喷药能施肥,省时省力,降低了成本,政府还给补贴。”黄湾镇种粮大户朱修合高兴地说。

随着高效农业、智慧农业的发展,植保无人机等现代化农机装备在灵璧县广泛应用,防治效率显著提高。“虽然无人机可以‘解放双手’,但在统防统治作业的过程中,存在标准参差不齐等问题,影响植保作业质量,必须要做好防治作业监管工作。”张昕说。近年来,灵璧县将飞防组织和机手接入安徽省植保无人机防治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管理平台,实行第三方监管,对无人机作业轨迹、飞行高度、药剂浓度等进行科学评判,确保小麦赤霉病防控效果。截至目前,全县共投入小麦赤霉病防控补助资金1400万元,购置各类药剂130余吨,确保实现统防统治全覆盖。

根据天气和小麦苗情,下一步,该县农业农村局将分区域、分类型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调查,以结果为导向,对防控工作进行综合评价。植保部门将继续加强小麦后期重大病虫害如穗期蚜虫、白粉病、锈病等跟踪监测,适时开展防治。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积极应对天气等因素影响,奋力夺取夏粮丰收。

转自中华粮网
版权所有:通辽粮食行业商会 电话:(0475)8234669
商会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建国路世基大厦十五层
E-mail:tllssh@126.com  蒙ICP备19002393号-1  技术支持万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