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通辽民营粮食购销行业商会官方网站!
玉米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 玉米

青岛:小麦、玉米两季平均每亩增产10%!

作者:sysadmin 来源: 时间:2023/1/18 浏览:289 次 字号:【 】 【关闭

  

记者从青岛市农技中心获悉,日前,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开展了种植业技术推广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经自主申报、省级推荐和专家评审,择优遴选出19个典型案例,青岛市农技中心申报的《滴灌技术变革助力种粮轻松又高效》入选。

小麦、玉米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生产上多采用畦灌、漫灌、凭经验施肥等粗放管理方式,水肥利用率低,资源浪费明显,同时因小麦、玉米中后期植株高,追肥难落实,容易造成脱肥早衰,产量难以保障。

为此,青岛市农技中心与青岛农业大学聚力开展技术攻关,十年磨一剑,将滴灌技术与新型种植模式、现代农业机械等进行优化组装,创新集成了“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该技术,小麦、玉米两季平均每亩节约劳动用工2-3个、增产10%、节本增效300-400元,破解了粮食规模化种植模式下雇工难、用工贵、浇水追肥难等问题,让粮食绿色增产、大户种粮轻松赚钱成为现实。

同时滴灌技术变革也促进了小麦种植模式创新,由“有畦背种植”改为“无畦背种植”可提高土地利用率5%-15%,实现了减垄增地和耕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以该技术为核心的小麦高产攻关田2018-2022年在不同地块、应用不同品种4次实现亩产800公斤以上超高产水平;2020年玉米攻关田实测亩产1021.25公斤;2022年“超吨半粮”示范田创出小麦823.2公斤青岛高产攻关历史纪录和小麦玉米两季1.755吨超高产纪录,技术引领全市粮食连年丰产。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而现代农业科技是重要支撑。经过农业科技人员多年不懈努力,目前青岛市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已从在经济作物上应用的“贵族技术”转变为在粮食作物上应用的“平民技术”,并从“试验示范田”进入“规模粮田”。

随着我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深入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将不断涌现赋能现代农业生产,推动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持续提高。

(转自中华粮网)

版权所有:通辽粮食行业商会 电话:(0475)8234669
商会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建国路世基大厦十五层
E-mail:tllssh@126.com  蒙ICP备19002393号-1  技术支持万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