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通辽民营粮食购销行业商会官方网站!
玉米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 玉米

青冈:一粒玉米的产业化之路

作者:sysadmin 来源: 时间:2025/4/21 浏览:8 次 字号:【 】 【关闭

  

青冈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和世界黄金玉米带。从田间到餐桌,青冈县如何将一粒玉米的“膳食价值”转化为产业奇迹?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从田间到工厂,科技赋能的“黄金变身”。在青冈县京粮龙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玉米被送入数字化生产线,经历发酵、烘干、提纯等工序,化身医用级L乳酸、食品级赤藓糖醇,甚至成为可降解产品原料。这家企业年加工玉米120万吨,生产淀粉84万吨。更令人自豪的是,玉米的“副产物”玉米胚芽被提取为玉米油,胚乳制成玉米淀粉,果皮转化为饲料,真正实现了“吃干榨净”。

从鲜食到餐桌,舌尖上的“甜蜜革命”。青冈鲜食玉米“糯又甜”家喻户晓。青冈县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共建“鲜食玉米品质提升产业技术研究院”,制定《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等三项团体标准,让玉米从选种到包装全程标准化。全县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17万亩,年产达4亿穗,产值突破6.5亿元。在双义村,青玉食品有限公司以每穗0.8元的保护价收购,带动58户脱贫户户均增收超1000元。青冈鲜食玉米出现在全国中高端市场,成为“黑土优品”品牌的代表作。

从县域到全球,产业集群的“裂变效应”。青冈县以玉米为“链主”,构建起“1+2+N”产业体系:玉米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吸纳14户企业,年加工能力340万吨,产值超100亿元;工业大麻、生猪产业协同发展,配套企业涵盖包装、物流、牧业等领域。在青冈玉米产业园,龙凤玉米与京粮生物双龙头并立,带动嘉丰塑业等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如今,龙凤和京粮两家企业年加工玉米淀粉210万吨,不仅使当地的玉米种植全部实现了就地转化,还带动了明水、兰西、安达等周边地区的玉米种植,生产的糖类、酸类、醇类等6大品类产品远销国内外。

青冈县将玉米的“膳食价值”已延伸至医疗、化妆品、饲料等多个领域,一粒玉米的“膳”变,正重塑着县域经济的筋骨。

如今,青冈县正谋划玉米生物经济新赛道。60万吨淀粉糖深加工项目、京粮乳酸升级改造项目相继投产,玉米花青素茶、玉米须饮品等创新产品即将面世。在青冈县人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专家团队用玉米的“副产物”研发心血管病治疗技术;在青冈实验中学,玉米成为“优质生源基地”的营养餐主角。未来,京粮生物开发的聚乳酸项目将用于生产骨钉、免拆型手术缝合线等,以生物技术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一粒玉米的“膳”变,将带动产业的升级,走出独具特色的玉米产业化之路。

转自中华粮网
版权所有:通辽粮食行业商会 电话:(0475)8234669
商会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建国路世基大厦十五层
E-mail:tllssh@126.com  蒙ICP备19002393号-1  技术支持万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