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以来,我国豆粕市场得益于榨利修复动力,加之来自成本端以及供应端的共振影响,推动豆粕现货基差迎来历史性高点,现货价格也如期创下历史新高,而这也导致我国豆菜粕价差短期仍延续高位运行,间接使得菜粕性价比优势依然显现。此外,现阶段我国国内水产养殖整体处于季节性旺季的尾声阶段,对于菜粕的刚性需求仍存。
而另据市场消息,现阶段我国国内菜粕现货依旧紧缺,库存现持续下滑:截至10月7日的一周,我国主要油厂菜籽库存为7.1万吨,较上周减少1.1万吨;菜粕库存为0.32万吨,较上周减少加0.93万吨。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油厂菜粕库存已经接连第8周出现下滑,而这也是菜粕库存近年同期的低位水平。显而易见,由于目前我国菜粕供应偏紧使得其基差维持坚挺:截至10月14日,江苏南通地区菜粕基差报价RM01+1300左右;广东地区菜粕基差报价RM01+1400左右,部分厂商甚至高达RM01+1500。现货方面,上周我国国内菜粕现货均价也创下历史新高。而从目前菜粕基本面来看,其现货供应偏紧格局至少在11月之前或难以有效改善。
上周美国农业部(USDA)供需数据意外利多提振美豆短期强势上涨并跳涨至两周高位水平,同时也进一步支撑ICE油菜籽市场行情。与此同时,伴随外盘油籽市场短期走强、进口成本抬升,叠加国内菜粕货源偏紧等因素,也如期提振我国菜粕现货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但从后市来看,进入11月以后,随着大豆、油菜籽到港或逐步恢复,包括豆粕、菜粕等在内的国内杂粕市场供需偏紧形势因此有望逐步得到缓解,尤其对于菜粕来说,届时水产养殖旺季也已经过去,需求将出现明显减弱,显然其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美国通胀超预期、美联储激进加息等宏观因素仍持续。因此,对于我国杂粕厂商而言,仍应谨防高位震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