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通辽民营粮食购销行业商会官方网站!
商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会动态 - 商会动态

通辽市农科院、通辽市粮食老科协、通辽粮食行业商会 三家携手共同促进农业科学、粮食经济健康发展

作者:sysadmin 来源: 时间:2017/9/12 浏览:4620 次 字号:【 】 【关闭

  


  911日上午,通辽粮食行业商会、通辽市粮食老科协相关领导及部分企业家代表共同相聚在通辽市农科院进行参观访问,并以此为开端庆祝通辽粮食行业商会成立三周年。通辽市农科院院长张守乾陪同参观,通辽市农科院副院长张建华为到场的全体人员进行讲解。


通辽市农科院以“做强品牌,做活转化,拉动产业,惠及农民”为首瞻。结合全市“科技高产、生态节水、循环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经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经自治区科技厅批准建设并认定,其现代化格局基本形成。科技园区占地2000亩,共分为11个作物园区,每个作物园区内又分别划分为若干个试验示范区,主要开展玉米、蓖麻、高粱、荞麦、万寿菊、水稻、杂粮杂豆、蔬菜等作物新品种研发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同时承担国家玉米、高粱、荞麦产业体系试验研究以及国家东北、华北春玉米试验;蓖麻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航天育种工程、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内蒙古专利转化科技计划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项目北方地区饮料和啤酒大麦品种筛选及生产技术培训研究;国家、自治区的大豆小麦试验等。并且拥有全国首家专业玉米博物馆。


通辽市粮食老科协、通辽粮食行业商会的相关领导和企业家代表们共同参观了玉米、蓖麻、高粱、荞麦、谷(糜)子、向日葵、食用豆、万寿菊及现代农业采摘园等11个试验区,与通辽市农科院的专家学者们对于作物品种、生长习性及今年的种植趋势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讨论,随后商会代表团又对全国首家专业玉米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博物馆内分为品种演变、耕作制度沿革、综合利用和战略引领通辽四个部分,简明地勾勒出玉米起源、传播、发展的历史轮廓,展示了玉米7000多年来的品种演变史、耕作栽培史、综合利用史及战略引领通辽的转变,并且重点介绍了“通辽黄玉米”原产地的标识认证,使前来参观的代表团受益匪浅。


参观过后,通辽市粮食老科协名誉会长纪渤源感慨到,在通辽市生活工作了几十年,但是通辽市农科院、玉米博物馆还是第一次进行参观,我认为通辽黄玉米的发展能够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通辽市农科院几代科研人员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这是铸成“通辽市黄金玉米”的关键。今天粮食商会组织成员单位到农科院进行参观,这是将科技力量与企业家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给“通辽黄玉米”这个响当当的品牌插上了双翅,使“通辽黄玉米”可以飞得更快、飞的更高。

在庆祝通辽粮食行业商会成立三周年的庆典上,通辽粮食行业商会常务副会长李西洋在讲话中提到,面临粮食供给侧结构调整,粮食企业转型发展,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粮食经济与农业科学是一个紧密联系的链条,科学的农业成果催发健康的粮食经济。今天借粮食行业商会成立三周年的大喜日子,我们来到通辽市农业科学院聆听专家讲解农田科学知识、参观玉米博物馆,意义在于增强会员企业对于农业知识的了解。通过本次学习从通辽地区黄玉米的种植、科学管理,到品种、品质与其他地区产品相比的优势等全方位知识的补充,将农业知识与粮食经济相融合,将促进农业科学与粮食经济的共同发展。与此同时通辽市农科院与粮食行业商会拉开友谊合作、共同发展的序幕,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研发绿色优质粮食产品、有效解决农民卖难粮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目标,创建通辽黄玉米品牌,推动通辽粮食经济健康发展。

版权所有:通辽粮食行业商会 电话:(0475)8234669
商会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建国路世基大厦十五层
E-mail:tllssh@126.com  蒙ICP备19002393号-1  技术支持万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