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说心声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粮油食品安全一直都与国家安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在“两会”召开前,不少市民讲述了自己的心声、盼望和建议,其中有几位农民纷纷讲述了自己目前所困扰的粮食问题,也有民营粮食购销企业的负责人讲述了他所面临的困境。村民王占国说,他和村子里的其他人都有着几乎一样的问题,每年在出售玉米时都有霉变的问题,但是他不知道怎么保管才是最专业的。此外,大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卖粮比较合适,把握不好粮食行情。与此同时,一家民营粮食购销企业负责人刘先生也提出,农民和民营粮食购销企业都应努力向专业化、知识化发展,提升粮食相关知识,能有途径获取更多粮情讯息。
通辽民营粮食购销行业商会也借此契机深入农民家中和通辽民营粮食购销企业中,充分了解农民需求和企业现状,发现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其找好对策,为农民、通辽民营粮食购销企业办实事、办好事、多办事。
商会讲规划
当好政府信使,反映会员呼声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在粮食行业中,企业和企业、企业和农民之间的沟通与联系都需要一个“中介机构”来协助完成。通辽民营粮食购销行业商会承担起了该项只能,致力于进一步推动我市粮食流通和粮食经济的发展。
通辽民营粮食购销行业商会秘书长刘秀琴表示:商会各项工作处于摸索阶段,我们还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总结经验,把商会办成会员之家,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反映会员呼声,当好政府的信使,让广大会员依托商会,共同搏击风险、获取共赢。
据了解,今年通辽民营粮食购销行业商会将加强对民营粮食购销企业的宣传和推介,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市场占有率,力争与通辽民营粮食购销企业把通辽玉米附加产品做成“通辽名牌”,冲出通辽,占领全国,走向世界,并通过名牌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商会还要积极想办法,从商会角度引导农民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带来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最终促使农民和民营粮食购销企业实现互利共赢、和谐发展。文/胡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