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通辽民营粮食购销行业商会官方网站!
商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会动态 - 商会动态

东北地区玉米毒素污染防控工作研讨会

作者:sysadmin 来源: 时间:2021/10/15 浏览:1616 次 字号:【 】 【关闭

  

    近年来,玉米毒素超标成为普遍问题,为提前做好玉米毒素污染防控工作,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储运研究所副研究员唐芳、助理研究员崔鹏程一行来到通辽,开展玉米毒素污染环节调研。1014日,东北地区玉米毒素污染防控工作研讨会在通辽粮食行业商会会议室举行。市、区发改委(粮食与物资储备局)、通辽市农牧业研究所、通辽市农学会、中央储备粮通辽直属有限公司、中央储备粮东郊有限公司、通辽粮食购销集团公司、通辽粮食行业商会等单位专家、代表出席研讨会。


    据了解,2021年通辽市粮食播种面积2046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694.56万亩,玉米预计产量约990万吨(潮粮)。全市规模以上粮食市场收购主体336个,目前我市准备收购仓容为1184万吨左右。通辽玉米深加工企业年玉米综合转化能力505万吨,实际年深加工达300万吨。养殖业玉米年用量290万吨,玉米外销约300万吨以上。研讨会上,国粮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储运研究所两位工作人员对通辽农业高质量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发展前景广阔,机遇与挑战并存。

    研讨会上,参会人员围绕通辽玉米在耕、种、收、储全链条毒素污染的产生与防控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2021年,导致通辽地区玉米霉变的主要因素在于大气候下的降雨偏多致倒伏,玉米籽粒水分偏高,玉米破碎粒偏高,以及玉米品种抗病虫害能力较弱;在收获后农民的地堆式储粮习惯也是易发霉的重要原因。大家纷纷表示,控制玉米霉变,要从耕种环节抓起,深松改土,科学选种。相关部门要大力规范种子销售市场和规范准入制度;正确引导农牧民购买适合本地气候抗倒伏、抗病虫害的种子;大力宣传推广玉米籽粒直收技术,避免玉米秋收时反复与土壤接触造成霉变;鼓励农民使用科学的风干储粮设施降低玉米水分,降低霉变风险;适当引导农民适时晚收,在田间降低收获果穗或籽粒水;加强收储企业的烘干能力,提升检测能力等。

    研讨会现场紧张、热烈,大家积极发言、献策。为国粮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储运研究所两位工作人员的调研提供了丰富详实的资料。同时,通过本次研讨,对本地区玉米毒素污染环节成因及可行防控方法进行了深入剖析,为下一步推动农牧民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版权所有:通辽粮食行业商会 电话:(0475)8234669
商会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建国路世基大厦十五层
E-mail:tllssh@126.com  蒙ICP备19002393号-1  技术支持万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