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年内第五次大手笔加息揭晓后,全球央行接棒加息。
由于通胀“爆表”叠加英镑贬值,22日,英国央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至2.25%,符合市场预期,这也是去年12月以来该央行第7次加息。同日,瑞士央行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利率从-0.25%上调至0.5%。至此,欧洲地区所有央行全部脱离了负利率。
此外,昨日南非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6.25%;印尼央行加息50个基点,将7天逆回购利率提高至4.25%;菲律宾央行将隔夜借贷利率提高50个基点至4.25%;挪威央行加息50个基点,将利率从1.75%上调至2.25%。
也有央行打破市场预期,埃及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11.25%不变,市场预期则是加息25个基点至11.5%。土耳其更是反其道而行之,将基准利率从13%降至12%。
昨日,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入市买进日元,进行了1998年6月来首次外汇干预。据路透社报道,日本财务省副大臣神田真人(Masato Kanda)周四表示,日本采取了果断行动,已经在外汇市场进行了干预。“投机行为是近期突然、单边波动背后的原因。日本政府高度关注日元的过度波动,将保持高度紧迫性,密切监控外汇走势。”
同日,日本央行决定继续维持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暂时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立场绝对没有改变。我们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加息。”此外,黑田东彦还暗示称,日本央行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保持前瞻性指引不变。
申万期货研究所分析师林新杰认为,9月开启全球央行加息竞赛。截至当前,今年约有90多个国家的央行开启加息,其中一半至少一次性加息75基点,由此引发的是十五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加息潮。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短期来看,美联储加息速度不一定明显快于非美央行,但由于美国经济相对具备韧性,且美联储抗击通胀的决心更强,预计美联储加息终点或更远、且更可持续,远期加息预期更是美元汇率的强大支撑。而在美联储激进紧缩、美债利率再破前高的情况下,对非美金融市场的负面冲击或更加剧烈,非美货币表现更受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