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关于2014年东北地区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有关问题的通知》。
扰攘市场多时的临储玉米收购政策细则终于出台,根据通知精神,2014/15年度国家继续在东北三省一区实施临时收储政策,收购时间为通知印发之日起至2015年4月30日。收购价格为:内蒙古、辽宁1.13元/斤,吉林1.12元/斤,黑龙江1.11元/斤。相邻等级价差按0.02元/斤掌握。水分扣量:每高0.5个百分点扣量0.65%,并扣价0.15%作为烘干费;低于或高于不足0.5个百分点的,不计增扣量和增扣价。执行主体为中储、中粮、中纺,中储为收购主力,敞开收购,中粮、中纺收购量先分别按500万吨、100万吨控制。
临储政策25日出台,价格与去年持平,执行主体开始收缩,中粮、中纺的收购限量下调,资金实行统贷统还,整体收储力度弱于市场预期,由于上一年度市场主体一致看空,临储创纪录的收购数量致使13/14市场年度后半段玉米价格暴涨,从临储玉米实行目的来看,国家希望保护农民利益,保持粮食价格相对平稳,并不希望出现上一年度大起大落的行情,同时巨量的临储收购及运费补贴给中央财政也带来一定负担。而政策对市场价格的巨大作用给企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临储政策继续执行并高于市场价格的条件下,市场主体已不敢过分看空,企业补库相对去年积极,临储收购数量将较去年有较大收缩。特别是对收购主体的限制,使东北地区不会出现抢粮局面,预计本年度临储收购的进度将会相对平缓,价格难有大的起落,建议企业盯住临储收购进度,如果收储数量不及4000万吨,收购结束后,在新季玉米产量预期稳定的条件下,玉米价格将会出现下挫。